時間:103年4月6日(日)
路況類別:步道越野
天氣:晴
伙伴:賓丫、小基
騎行時間:4小時40分(含休息時間)
總理程:18公里
最高海拔:119公尺
丘陵多是苗栗縣地形上最大特色 ,由於地形的限制,早期先民在此生活必須翻山越嶺挑運物資,於是在丘陵上造就了無數條歷史古道,時至今日這一條條古道便成為民眾休閒娛樂的路線。
從數年前探得三義三通嶺之後,便對苗栗這片山野產生莫大的興趣,也先後在火炎山山脈裡找尋到幾條單車越野路線。事過數年對此地依舊眷戀,因此今日來到造橋鄉探路。
我們以造橋火車站這個百年驛站為起點,這是台灣第一座混凝土平頂車站,早期因磚、瓦、木炭及錦水礦場的開發,車站四周相當繁華。
熱心的丫嬤告訴我們造橋火車站的歷史
日據時代造橋火車驛站驛長宿舍,整座宿舍以臺灣檜木建成,外型是典型的日式建築。
因父親工作的關係,小時候住過日式宿舍,一走進官舍裡參觀,裡頭的陳設讓我油然產生一股濃得化不開的親切感
櫃檯與榻榻米
驛長宿舍一隅展示該建築是用老式建築裡常見的「編竹夾泥牆」工法興建而成
解說員超親切的為了們講解房舍的歷史
從官舍向外望去的景觀,對面則是副驛長宿舍
鐵道旁昔日五分車的鐵道今修築成一條人行步道
這條五分車道在造橋興衰史裡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
小基告訴我五分車的由來.....原來五分車的鐵軌寬度為一般國際標準寬度的一半,所以才稱為「五分車」.........哈,原來如此...長知識了~
參觀完造橋火車站後順著昔日繁華的造橋老街來到口山古道登山口
口山古道是昔日造橋庄與淡文湖庄之間往來的古道,全長大約3公里,沿途坡度大多平緩好騎
一路景觀青翠林木秀麗
古道海拔僅介於30-90公尺,雖無展望但林相頗為幽靜
古道裡一座以「周生」為名的「周生橋」,該橋是為紀念早年開墾此步道的商人「周生」
再平緩的步道,還是有些地方要小推車
沿途不但林木蓊鬱,景緻宜人,騎乘在單軌土路上的感覺更是棒
據說這條古道曾經荒廢,但後來由造橋社區巡守隊經過一年的時間整理才得以重見天日,也因為社區巡守隊沒有經費奧援,反而使得重建後的古道,不但保有原始風味,還實踐了自然生態工法的精神
古道途中有片原生的苦揀樹,目前正值開花期,紫色的花海把步道點綴得五彩繽紛
口山古道導覽圖
該路段林木疏稀,只因昔日曾發生森林火災所致
口山三角點前合影,海拔68公尺
古道北端出口有一超大草坪,這麼大的草坪是做何用途,大伙都很納悶...
大草坪佔地非常寬廣,讓我們不禁停下腳步,在此享受這片美麗
結束了口山古道之後,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行程....頭份鎮的鹿廚坑步道群
頭份鎮廣興里舊名「鹿廚坑」,早年鄉民曾在當地設「鹿櫥」陷阱捉鹿而得名。鹿廚坑步道是苗栗縣內著名的油桐花賞花聖地之一,每年四、五月份天氣漸漸轉暖之時,雪白色的油桐花便開滿了步道綿延的山頭。可惜我們來早了,沒能欣賞到滿山遍野的油桐花海,只有零星的散落在步道上的花瓣聊備一格。
前往鹿廚坑步道群入口處傾廢多時的維也納公園圓形大噴水池
先騎土地公步道,該步道因入口處有一福德祠而得名......
鹿廚坑步道群導覽圖
該步道群海拔高度介於30-100公尺之間,步道同樣是土石單軌路面,坡度一樣平緩好騎
散落一地的油桐花瓣
今天的路線大概是近一年來探到的最佳單車路線....
步道整理得非常好,臺灣能有這麼好的路線不多了
鹿廚坑山三角點合影,海拔高度104公尺
到達鹿廚坑農莊,農莊為迎接桐花季,桐花林觀景臺附近的草地已整理過了
接著繞著農莊旁的步道亂亂騎
農莊裡的荷花池
過荷花池後接山背伯公步道
短短數百公尺的步道,最後接回鹿廚坑步道主線
鹿廚坑步道外環線
登高點,視野不錯,不過沒有遮蔽在這4月天有點熱,所以不敢多做停留
從鹿廚坑另一入口離開,前往下一個目的地....繞山花步道
繞山花步道顧名思義,在步道的入口處種有兩排桂花樹,經過時迎面吹來的風都是桂花的香氣
繞花山步道有兩個入口,我們走錯了入口,從較低海拔的入口進入,有一小段階梯要爬。如果從另一端,單車可以沿柏油路直上步道最高點,然後一路騎繞花山步道下坡..
繞山花步道的景觀一樣令人驚艷
步道的最高點,產業道路可抵觀景臺後方,拍完照後我們原路折返,結束了今天的行程